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——二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
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,抓改革、促发展,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。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,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“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、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”,要求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,人民有所呼、改革有所应,做到改革为了人民、改革依靠人民、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”。这充分凸显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。
在日前举行的娄底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4年第十次集体学习会议上,市委书记邹文辉强调,要在全面把握中增强主动性,精心谋划推动娄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,牢牢把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、增进人民福祉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,多推出一些惠民生、暖民心、顺民意的改革举措。
为了人民而改革,改革才有意义。新时代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背后,人民是逻辑起点,也是价值旨归。新时代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人民的整体利益、根本利益、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,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,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,生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的真谛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、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提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,正是民之所望、改革所向。改革无论改什么、改到哪一步,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没有变,任何时候都没有忘记“打江山、守江山,守的是人民的心”。
依靠人民而改革,改革才有动力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,是推动改革开放的主体力量。改革开放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,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,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,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。我们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,既要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,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,拓宽基层各类组织和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,也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,坚持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,在改革设计中充分吸收社会诉求、群众智慧、基层经验,把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,紧紧依靠人民把改革推向前进。实践充分证明,坚持人民至上,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,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拥有最坚实的依托、最强大的底气、最澎湃的动力。
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,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。”全体人民共同富裕,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,坚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、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以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抓手,加强基础性、普惠性和兜底性民生建设,注重从就业、增收、入学、就医、住房等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,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。
让人民生活幸福是“国之大者”,也是改革开放事业的奋斗目标。新征程上,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,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,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我们就一定能汇聚起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,创造无愧时代、不负人民的新业绩。
一审:王星 二审:罗江 三审:刘辉煌
>>我要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