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榜样力量 为你诵读(63)】王合春:80后小伙“编织”脱贫致富梦

  第六十三

  王合春

  80后小伙“编织”脱贫致富梦

  编首语

 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,欢迎收听本期《榜样力量为你诵读》栏目,我是今天的诵读者童玉燕,今天的故事主人公名叫王合春,为支援家乡建设,他带上全部积蓄回乡创业,成为了真正带领村民致富的“领头雁”,荣获“湖南好人”称号。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他的故事。

  王合春,双峰县锁石镇人,高中毕业后,在广东一边打工一边学习藤艺。十多年前,为支援家乡建设,王合春多方筹资40余万元,在双峰县印塘乡聘请十位村民办起了藤椅厂。创业之初,由于流动资金少,产品滞销,不仅没赚钱,还把老底亏了个底朝天,滞销的藤椅卖不掉,工厂又负债累累,工人的工资还得向银行贷款,王合春的日子举步维艰。“人总要讲诚信,不能辜负乡亲们的期望,再难也要坚持下去。”他一咬牙,跑遍了佛山、湖州等地,学习新的编织技术。同时,创新藤椅样式,提高产品质量,努力做到“人无我有、人有我优”。守得云开见月明,不愿放弃的王合春,最终尝到了甜头:产品从单一的藤椅扩大到沙发、茶几等30余个品种,订单源源不断,产品供不应求。

  在工厂不景气的情况下,王合春曾经把私家车抵押,给老员工张子鑫的母亲治病,给王国双找宿舍,为李建良的孩子解决餐费......正是因为这份“情义”,在工厂面临倒闭时,老员工选择了信任王合春,才过上了现在的好日子。“正是因为他们对我的信任,我才能走到今天,现在我想回报这个村子,并把这份信任给传递下去。”王合春说道。为了帮助那些不便外出的村民增收,王合春免费把原材料发放给村民,再派熟练工上门培训,使村民在家就能轻轻松松赚到钱。洪山殿镇泉塘村原洪山煤矿几位退休职工也入厂编织藤椅,老人们笑着说,“以前都是在一起打麻将,现在好了,王总给我们事情做,我们不仅发挥了‘余热’,每月还能挣到3000多元。”2007年,住在印塘乡岳家村的贫困户滚兰花家中连遭不幸,弟弟因病去世,弟媳改嫁,留下侄儿需要抚养。丈夫又遭遇车祸,生活不能自理,滚兰花既要照顾丈夫和孩子,还得耕作、料理家务,生活的重担全都压在她一个人的肩上。王合春了解情况后,积极发动职工给滚兰花捐款,解了滚兰花燃眉之急,并亲自送货上门,让她利用空闲时间编织。滚兰花白天打理田土,一有空闲就织椅子,每月能挣1000多元补贴家用。如今,王合春正忙着扩大生产规模,更新机械设备,公司成了双峰藤艺的“领头雁”。产销两旺,用工需求也增多,为周边群众提供了百余个工作岗位,王合春用实际行动,用爱心编织着自己和他人的梦想。“村民们的笑容,是对我最美的回馈。”王合春说,让更多的村民靠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走上富裕,就是他奋斗的方向。听众朋友们,今天的《榜样力量 为你诵读》栏目就到这里,感谢您的倾听,我们下期再见。

  2021年1月起,敬请关注《榜样力量 为您诵读》娄底市先进典型人物故事声音栏目,本栏目将分别在新娄底客户端、娄底新闻网、娄底文明网、娄底综合广播、娄底交通频道全媒体同频播出。


【作者:】 【编辑:邓美兰】
关键词:
>>我要举报
网友
登录后发表评论

热点新闻

回顶部 到底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