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榜样力量 为你诵读(67)】胡友义:仁义君子 以德为友

  第六十七

  胡友义

  仁义君子 以德为友

  编首语

 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,欢迎收听本期《榜样力量为你诵读》栏目,我是今天的诵读者戴岱。今天的故事主人公名叫胡友义。拾到巨额现金,他拾金不昧;邻里有难,他热心帮助。他做着普普通通的事,却感动了身边的人。荣获“湖南好人”称号。

  如果某一天你在路上拾到了一笔巨款,是会将它据为己有?还是将它交还给主人?家住双峰县走马街镇香花村的胡友义夫妇,就面临着这样的选择。2016年3月,吃完晚饭的胡友义夫妇正骑着摩托车外出买东西,两人在香花村公路上看到了一个黑色塑料袋,胡友义好奇地打开袋子,发现里面装有一沓现金、一本存折和一张身份证,细细一数发现里面竟有7万多元。丢失了这么大一笔数额的现金,失主一定十分着急!于是,胡友义当即决定坐在路边等待失主。在等待了近一小时后,依然不见有人前来认领。于是,胡友义把捡到东西一事告知了香花村的支部书记王新谷,王支书根据身份证上的信息,在多方的努力下,终于找到失主田春元。“遇到好人了,遇到好人了!” 失主在接过失而复得的钱后,激动不已,向胡友义夫妇连声道谢。原来,失主田春元家中正在砌房子,本打算去砖厂买砖,没想到在回家途中不慎将刚取回的钱丢失。由于他一直忙着干活,对丢钱的事浑然不知,直到接到支书打来的电话时才意识到自己把钱丢了。田春元在外打工,每月仅有1000多元工资,这7万多元,是他们一家人辛辛苦苦攒了几年才存下来的,对他们来说十分重要。田春元对于胡友义拾金不昧的行为十分感激,当他拿出现金想要酬谢胡友义时,胡友义夫妇却婉言谢绝了。胡友义夫妇都是普通农民,一直在外务工,家中并不富裕,住的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老房子。7万多元对他们而言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,但夫妻二人却没有丝毫犹豫,将钱如数上交。香花村的村民都说,胡友义夫妇平日里待人和善,乐于助人。村里中青壮年劳动力大多都外出打工,家中留下的都是老人、妇女和儿童,家里的大小事务全靠老人和妇女操劳。远亲不如近邻,所以,只要村民有需要,无论事情大小,他随叫随到。每当村里有红白喜事、砌屋这样的大事,胡友义就成为了主要劳动力。有时,做完事后,他就不声不响地回了家,他将乡邻的事同自家的事一样放在心上,附近的村民都对这对夫妻的高尚行为赞不绝口。“拾金不昧这种精神值得宣传,我全家都感激不尽。”田春元夫妇激动地说。胡友义夫妇这种拾金不昧、助人为乐的精神,传递了正能量,也谱写了文明社会的新风尚。听众朋友们,今天的《榜样力量 为你诵读》栏目就到这里,感谢您的倾听,我们下期再见。


  2021年1月起,敬请关注《榜样力量 为您诵读》娄底市先进典型人物故事声音栏目,本栏目将分别在新娄底客户端、娄底新闻网、娄底文明网、娄底综合广播、娄底交通频道全媒体同频播出。


【作者:】 【编辑:邓美兰】
关键词:
>>我要举报
网友
登录后发表评论

热点新闻

回顶部 到底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