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三把金钥匙”解锁乡村振兴“幸福密码” ——双峰县锁石镇推动高质量发展争先创优工作纪实

“三把金钥匙”解锁乡村振兴“幸福密码”

——双峰县锁石镇推动高质量发展争先创优工作纪实

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浩波 通讯员 朱伟煌

初冬时节,行走在双峰县锁石镇车田河畔的万亩“稻-油”基地,一阵阵北风刮过田野,掀起层层绿色波浪。当地农户正抢抓天气移栽油菜,脸庞洋溢着喜悦的笑容。

一朵油菜花,带活一个镇。十年期间,锁石镇依托油菜花乡村旅游致富、禁“燃”限“塑”美颜、屋场会治理三把“金钥匙”,摸索出乡村振兴的“幸福密码”,村民们纷纷走上了致富小康路,“醉美湘镇”的招牌越来越靓丽,锁石镇从一个无名小镇蜕变为全县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示范典型。

乡村旅游“十年磨剑” 百姓日子越过越好

“建油菜基地,搞油菜花节,弄基础设施,所有的项目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,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靠着十年磨一剑、一张蓝图画到底的坚定落实力,硬是把一朵靠天吃饭的小菜花做成了藏富于民的大生意。”锁石镇党委书记欧阳鸿政讲话掷地有声。

锁石镇曾经是深度贫困乡镇,即无名山大川,也无矿山产业,农业是锁石最大的“特色”。2011年,打着做大做强“稻-油”农业特色品牌的“算盘”,锁石镇投资30余万元,通过免费提供种子、肥料、田间管理服务等,建立1000亩连片油菜基地,并以节会的方式吸引人气,带动农产品销售。首届油菜花节,连片的油菜花海吸引了成千上万游客的眼球,部分有眼光、精明的村民看到了商机,通过销售农特产品、发展农家乐等方式获利80余万元。

人气大了,游客自然多了,但烦心事也接踵而来,基础设施的短板是挡在乡村旅游面前最大的拦路虎。锁石镇副镇长贺欢欢介绍,从2011年到2022年10年时间里,锁石镇整合涉农项目资金3000万元,先后新建沿河风光带、旅游公路、旅游停车场、游客服务中心、永久性主会场等配套设施,并串珠成链,修建乡间游步道16.6公里,连接镇内的荷花基地、金紫峰、清竣亭、冷山冲大峡谷、枧水冲等8大景点,把全镇打造成一个大景区。

“花海”中,村民在指定区域摆出新鲜蔬菜、蜂蜜、土鸡蛋、红薯干、辣酱、坛子菜等农副产品。年过八旬的江女士也学着样在家门口摆起了小摊。“家里种了6亩油菜,每年榨的油也吃不完,还有这些蔬菜,都是不起眼的东西,放到这里就能卖钱,不管卖多卖少,都是收入。”

一花独放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。通过油菜花尝到了甜头,一些村级农民种养合作社开始发力,芙蓉荷花、齐心菊花、车田百合、利民葵花等多种集经济效益和观赏价值于一体的“花海”,在锁石镇竞相绽放,形成以春油夏荷秋菊为主体的“花之缘”花海长廊和以金紫峰、清竣亭、冷山大峡谷等为补充的“山之恋”全域旅游圈。

“黄的似金、白的如雪,用这菊花泡花茶,一定又香又甜!”11月28日,锁石镇齐心村菊花基地上又迎来一批采花客,大家一边摘花一边摆POSE留影,花丛中一片欢声笑语。

“从十月份开始开花,每天吸引游客1000多人来观看,有时候马路上车子都停满了。这些花通过加工以后做茶用和药用,一般销往安徽、福建、广东,在本地邵东廉桥市场销量也很大。吸收了脱贫户在这里工作,每个月也可以增加2000多元。”双峰县德菊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颂风向笔者透露。

依托油菜花乡村旅游,锁石镇共培育了福寿、“花之缘”等粮油加工品牌24个,农业专业种养合作社109家,规模农家乐18家,形成了菜籽油、富硒米、龙牙百合、黄金贡菊等一大批农业龙头产业。2021年,锁石镇作为主会场成功举办2021湖南油菜花节暨娄底双峰第10届油菜花节,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,带动旅游、餐饮、农特产品销售等相关产业综合效益达5000余万元。

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曹洪华介绍说,“下阶段,我们将继续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,把锁石‘花之缘’乡村旅游AAA级景区这块金字招牌举得更高,擦得更亮。”

禁“燃”限“塑”美化环境 “醉美湘镇”越来越靓

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,农村红白喜事烟花鞭炮、一次性塑料用具等垃圾污染和大操大办、相互攀比的陈规陋习,极大地抹黑了乡村旅游“脸面”,败坏了乡风文明“形象”。

面对环境污染和陈规陋习的双重治理压力,锁石镇探索以“三味党课”、村规民约为抓手,创建禁“燃”限“塑”垃圾减量模式,镇里出台《关于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食用容器的通知》,向一次性水杯说“不”,明确各机关单位、学校、医院,不得使用一次性塑料杯、纸杯,并以红白喜事从简为抓手,治理农村陈规陋习,倡导文明乡风。

(锁石镇党委书记欧阳鸿政带头植树造林

村看村,户看户,群众看干部。当乡风文明遇上根深蒂固的传统习俗,为何还能推进得如此平稳顺利?

“把机制理顺,把道理讲透,把党员作用发挥好。”锁石镇党委书记欧阳鸿政道出了其中的秘诀。为了发挥好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,他带头到全镇23个村讲党课,每堂党课都给自己规定10、20、30分钟的标准动作,课前先花10分钟时间检查村部环境卫生,课中安排20分钟专讲禁燃限塑意义好处,课后安排30分钟和党员一起参与义务劳动。

为了充分尊重民意,各村还配套修订村规民约,落实村民自治,为禁“燃”限“塑”装上“双保险”。2019年以来,镇村干部深入农户宣讲1万余场次,发放禁“燃”限“塑”倡议书2万余份,制作乡风文明文化墙1200余平方米,全镇登记在册的禁“燃”限“塑”红白喜事达632户,累计减少垃圾产出1640余吨,带动全镇减少鞭炮燃放、节约大操大办开销7320余万元。2019年,锁石镇获评全省“醉美湘镇”。

创新屋场会治理 干群距离越拉越近

锁石镇积极探索民情民意调查新方法,利用老百姓晚上农闲时间召开屋场会,会议地点选定在各村民小组农户相对集中的大屋场,通过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,化解邻里纠纷和信访矛盾,确保群众反映的事情事事有回音、件件有着落。

锁石镇大溢塘村支部书记王绍介绍,村里坚持每个星期召开一次屋场会,宣讲疫情防控、森林防火、人居环境、综治民调、打击“两诈”等中心工作,并广泛了解民情,掌握民意。11月15日晚,大溢塘村2022年第37场屋场会在瓦屋组召开,会议分别由联村工作组长、村支部书记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当前重点工作,宣讲员从习总书记的二十大报告解读到疫情防控、森林防火、“厕所革命”政策宣讲,与会群众无不听得入神,深受触动。

(志愿者服务队走村入户)

“镇村干部主动将会场搬到村民身边,一碟瓜子、几杯热茶拉家常,围绕群众所需所盼,讲大白话,聊新时代,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到百姓心坎上。同时,结合当前热点工作宣讲政策,告诫咱老百姓把好森林防火关,远离电信诈骗,这个屋场会拉近了镇村干部和老百姓的距离,解决了我们老百姓急需解决的小问题,温暖了我们老百姓的心!”村民王仕辉是一名老党员,屋场会上,自发上前和大伙儿畅谈感想,得到村民们的一致认同。

(村民正在召开屋场会

镇党委书记欧阳鸿政介绍:屋场会让政策宣讲、干群交流都更接地气,党员干部与群众面对面宣传政策,群众不仅可以仔细听政策,而且还可以现场咨询、质疑,当场获得心满意足的解答。这样,不仅干群之间的心贴得更近了,镇上的工作也获得了很大的提升,锁石镇连续4年获评为全市“平安乡镇”、信访“三无乡镇”。 

【作者: 赵浩波 朱伟煌】 【编辑:梁陈熙】
关键词:
>>我要举报
网友
登录后发表评论

热点新闻

回顶部 到底部